距今已經超過600年
日前,在十堰武當山
南巖宮附近的采石場
有新發現
▼
近日,市“四普”辦在開展武當山石刻文物資源專項調查時,在武當山南巖宮附近的采石場新發現大量明永樂年間巖畫遺存,這是我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發現的第一個巖畫類型的遺存。
新發現巖畫距南巖宮595米,距泰常觀235米,海拔高度930米,面積226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拓印下來的巖面內容刻畫有石殿、階梯、赑屃、祥云、魚、鼠等圖案,還生動地刻畫了一位身騎大馬、頭戴官帽、執旗掛刀的人物形象,人物右上方刻有“州督工大人”等字。
在巖畫周邊,刻有皇慶元年壬子(1312)、至元五年齋月(1339)、永樂十一年(1413)年號。除此,還鑿刻有荊州衛、武昌衛戍造事、劉(瀏)陽府(今湖南瀏陽)、潭州(今湖南長沙)、千戶等文字。
魚↓ 荊州衛→
石刻中發現的“永樂十一年”,正好是朱棣大興武當之時。荊州衛、武昌衛指明朝都司衛所,是軍隊建制,屬湖廣都司管轄。結合“州督工大人”“荊州衛”“武昌衛戍造事”來看,說明當時的明朝政府調集了部分地區的軍民大興武當。
此外,據史書記載,公元1286年至1313年,道人張守清率道眾在前人的基礎上“鑿巖平谷,廣建宮廷”。而此次發現石刻中的皇慶元年、至元五年年號或是匠人采石營建南巖時所留,這也佐證了南巖巖畫距今已經超過600年。
這些新發現的巖畫遺存不僅印證了明朝永樂皇帝興建皇家道場的史實,還記錄了朝廷“皇家工程兵”參與修建武當山宮觀的過程,是研究明朝武當建筑史資料的重大發現,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八百里武當山
600多年歷史傳承
它就像一座文化寶庫
等待著人們一點點探索
期待今后有更多新發現
十堰發布綜合十堰晚報
編輯 | 韓曉玲 責編 | 靜靜
初審 | 陳玉 終審 | 彭飛